首先,跟大家推薦一段個人認為最震撼、亦最能表達ALS患者訴求和心聲的影片。

 

" The most touching ALS Ice Bucket Challenge I've ever seen. "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vuhWhQ6W-I

 

 

 

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 

 

 

 

看他落淚,我比他哭的更傷心...

他所說的每一個字,都用力的打在我的心上!

聽在耳,句句都令人心碎...

 

 

 

那種心跳急促又絕望的心情,好沉重。

 

 

 

 

罕見疾病患者的煎熬和無助,不是我們可以真正體會的。

我們唯一能做的,是將心比心,並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伸出手來傳遞溫暖。

 

 

 

曾經,身邊也有這樣子的朋友。

 

 

 

看著他說: "我以後要當國手。"

在操場上蹦蹦跳跳、笑得燦爛的臉,好像就只是幾天的事而已。

但是在患病之後,看到他一路變憔悴、變虛弱,直到永遠閉上眼睛... 每回想一次心就痛一次。

 

 

 

你能夠體會那種 "全身動彈不得、可以呼吸、神經感覺還在,但只剩眼睛可以轉動。" 的那種心情和恐懼嗎??

這比做噩夢還可怕! 就像永無止盡的地獄在煎熬著你的靈魂。

 

 

 

也因為不足以讓藥商"賺大錢"的評估,所以研究和開發藥物都變得十分困難...,

罕見疾病患者的路,真的很辛苦、很辛苦!

 

 

 

((最近冰塊統挑戰的影片應該是爆了~ 好多啊!!!))

但不管是淋冰塊桶還是捐款,都可以幫ALS患者加油打氣! 對他們還說還是非常有幫助的!!!

 

 

 

很榮幸的,我被 Mr.Profiti 還有 Professor Gulliver 點名了! 

所以分別在《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及病病友協會(漸凍人協會)》以及美國《The ALS Association》響應我的愛心~

 

 

 

金額多少就不便公開了((嗯湯貢的祕密啊))

 

 

 

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 

 

 

 

Mr.Profiti + Professor Gulliver, thanks for nominating me for the 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:)

 

Now, I'm going to nominate 3 people to accept this challange within the next 24 hours...

1. Jeff Yeung

2. Jose Cantalapiedra

3. Brain Boushley

 

It is time for all of us to spread the LOVE & HOPE around, and also don't forget to donate!!! LOL

 

 

 

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 

 

 

 

 要是您也被影片深深打動,也歡迎一起來響應,捐款連結在這裡歐 : 

 

《The ALS Association》

https://secure2.convio.net/alsa/site/Donation2?df_id=27420&27420.donation=form1

 

 

 

《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及病病友協會(漸凍人協會)》

http://www.mnda.org.tw/Sys_Show.asp?AD=5,16&ID=7

 

 

 

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 

 

 

 

What's ALS?

http://www.alsa.org/about-als/what-is-als.html

 

 

 

What's Ice Bucket Challenge?
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Ice_Bucket_Challenge

 

 

 

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 

 

 

 

「ALS冰桶挑戰」最近超流行,但你真的知道ALS是什麼嗎?

 

ALS運動神經元疾病,俗稱漸凍人,是一種因運動神經功能受損、造成進行性肌肉萎縮的罕見疾病。

 

 

運動神經元疾病又區分為 :

幼年型遠端肌肉萎縮症(JDSMA)、

脊髓型肌肉萎縮(SMA)、

脊髓側索硬化症(ALS / MND)、

下運動神經元症候群(LMN)四類型。

其中肌萎縮脊髓側索硬化症(ALS / MND)為最嚴重與最常見,80%的漸凍人多屬於此類型。

 

 

漸凍人的好發年齡為40-60歲(中高齡),

男女罹患比率約1.5:1(即男性佔60%,女性佔40%),

此疾病的致病原因不明,遺傳機率為5-10%,尚無治癒方式。

 

 

台灣每年新增病患至少460人。

以盛行率(prevalence)6-8/100,000來看,台灣平時整個罹病人數可能在1,500人上下。 

 

 

漸凍人的疾病症狀發展,初期是肌肉乏力,接著四肢、軀幹等全身逐漸無力癱瘓、吞嚥困難,平均3-5年會進展至呼吸衰竭。

是一種「逐漸不能動」或「逐漸失能」的疾病。

 

 

發病初期時,容易跌倒、無法久站、無法舉重。

 

 

而隨病程進展至中期,

會逐漸無法走路、無法拿筷子、穿衣服、洗澡、如廁,生活仰賴他人協助,講話也不清楚,肢體僵硬,失眠、睡不好及酸痛的症狀也隨之出現。

 

 

到疾病後期時,會無法以口語表達,只能用眼睛溝通,旁人難以理解。

吞嚥困難而體重下降,營養失調,出現腸胃問題(如脹氣、便秘),需要依賴「胃造口」或「鼻胃管」維持生命所需營養。

 

 

最後會無法自主呼吸,生存須依賴機器,從非侵入性呼吸器(Bi-Pap)、到侵入式呼吸器(氣切管)。

 

 

漸凍人疾病不會造成感覺神經或智能退化,病友形容自己是「望著天花板的人」。

甚至有臥床且無法言語的病友,只能用眼控電腦寫下「螞蟻在全身攀爬而整夜無法入睡」的無奈心情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lut ma chér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